第5章旧事_待月明 文集
类别:
现代都市 作者:
如遇安字数:4218更新时间:2024-05-14 13:38 春雪过后,天开了。
春风吹去寒意。
屋外的红梅谢了,落红散落一地。
林和宜这段时日,安静的学着规矩,夜间抄写着佛经。
偶尔回想起那日的光景,想起林相冷冽的眼神,如幼时寒山寺冬日的地板,跪在上面,硌的生疼。
一摞一摞佛经,堆叠如小山。
想起寒山寺时,太后不止一次冷眼看着她,眼中的厌恶如潮水,太后说她是是冤孽,生来便要来赎罪的。
从她牙牙学语开始就跟着佛殿的空竺一起念经。
学的第一本经书就是《地藏经》。
经文内里面有一名女子名为光目,她的母亲在生杀生无数,死后堕入地狱受苦………。
光目女为了救拔亡母永远脱离地狱苦,于是对十方诸佛。
发愿说:希望十方诸佛慈悲我、哀愍我、听到我为亡母所发广大誓愿:希望我的母亲从现在开始,永远脱离三恶道的苦难及永远脱离贫穷、下贱、短命之身,乃至永远脱离女人之身。
她应该是光目,替母赎罪。
父母生恩,大于天。
她如同一颗坏掉的种子。
从出生起,就不被抱有期待。
降生后,世间迎接她的不是欣喜,而是恶意。
.....罪人尚且可改过自新,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她没有选择余地。
老太君虽心怜惜林和宜,训斥之人是林相,且事出有因。
她只好日日送些吃食,让倚梅园的人好生伺候。
府内的双生子和林尔舟前几日在化雪后,去太子的温泉庄子游玩。
林相特意交代,不必告知林和宜,让其在家。
府内安安静静的。
安妈妈劝不住林和宜抄写佛经,心疼暗自抹眼泪。
林和宜叫住了齐兰,起身向齐兰作揖,带着恳求之意。
齐兰扶起和宜,她自是林和宜为所问,惶恐道:“二小姐,您是主,奴为仆,您既心有疑问,奴婢必定知而不言。”
端华派齐兰来时便特意交代过,若林和宜问起旧事,照实说便是。
也算是解了林和宜心结,日后好相处。
这还要从之前林瑾之在书院教书时说起,林瑾之在书院与当今圣上相识,引为至交好友。
后才经过引荐识得先帝,林家和当时的圣上当时的慕家相处甚密。
林家的幼女林华音和当时的慕家二小姐慕芜华也逐渐成为手帕交。
慕芜华情窦初开,爱慕林瑾之。
林华音知其意,自然是暗中撮合,甚至撺掇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林老太君引荐。
但林瑾之当时心中家国天下,并未在意儿女私情,一来二去就妾有情郎无意耽搁下来。
后林瑾之与先帝族妹慕柳言定情并成亲,慕芜华认为是慕柳言横刀夺爱,做出许多荒唐之举。
为世人笑话,甚至当街拦林瑾之车架示爱。
碍于皇室颜面都被当今太后压下来,后甚至疯魔到在二人新婚大吉之日自悬于梁。
幸得身边人发现的早,虽被救下来,但闹得沸沸扬扬。
先帝看事情无法控制,下旨让宫内教养嬷嬷让慕芜华在宫内学习规矩。
之后,端华公主怀了两位公子,慕芜华在宫内教导之后也平静下来,基本再无逾越之举动。
和林华音也如同闺中一样要好,林华音当时定亲于户部尚书左家之子,她也常来替林华音备嫁。
当今太后碍于之前她的疯魔行为,也不敢逼着她嫁人,想着等着时间过去,淡化了,想开了,在慢慢寻。
先帝驾崩,待当今天子登位,林华音的出嫁被耽搁,婚期好不容易订了下来,左家公子竟然在出游骑马过程中摔断了腿。
左家去寺庙请大师批字,两家孩子八字不合,说到底是个推托之词。
之前是林家作为先帝的肱股之臣, 当今天子登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左家也不愿卷入皇权争斗之中,借口退了亲。
林华音因此沉寂很多,正好和慕芜华两人同病相怜,两人更加惺惺相惜,整日都在一块。
到了林华音生辰,老太君想着在家里热热闹闹办一场,正好给林华音相看人家。
当时端华公主己怀有一个半月身孕,并未对外宣扬。
宴会本来其乐融融,未曾想非林瑾之不嫁的慕芜华醉酒到林家湖边醒酒之时不慎掉入湖中,被林家二公子林慎之救。
众目睽睽之下,万般抵赖不得。
第二日太后就请老太君入宫协商,最终林家和慕芜华成亲。
此事一出,京内人人都以为是慕芜华一手策划此事,为了接近林瑾之,慕芜华百口莫辩。
着急办了婚,慕芜华和林慎之两人本来打算相敬如宾,林慎之之前定亲的人家也退亲了,一切都平静下来了。
慕芜华没过多久也有了身孕,林家看起来一片喜乐融融的。
之前争锋相对的端华和慕芜华两人竟然能静下心来一起给林华音相看人家,一同给未出世的孩子备上衣裳,颇有妯娌之前融洽相处的风范。
可此时前朝斗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以魏丞相为首的旧势族和以林家为首的先帝旧臣还有新帝手下的势力为了政权,互相倾轧。
以魏丞相嫡女成为中宫皇后,朝廷局面才慢慢稳定下来。
于此同时,除夕之后,新年伊始,端华公主的胎己经临近预产期,慕芜华的肚子也满了八个月。
两位主子都要准备生产,府内丫鬟婆子们也紧张起来,产婆和嬷嬷们都随时待命。
正月十五本身就是一起看花灯时节,两人因为有身孕的缘故一首待在家里,想着佳节人多不好出门,便跟着林华音在林家的花园里面走走。
本来两人正好在庭院内散散步,但是慕芜华不慎滑倒,竟然带着端华摔倒在地,一时就见了红。
丫鬟婆子们都被吓住了,一时间慌乱起来,七手八脚的抬着两位主子进了附近的暖房生产。
当天正好是佳节时间,本来端华的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身边备的产婆现在只有一位在府内,林家的其余几位主子早己经去宫内赴宴,一时间做主的就只有林华音。
待几位得到消息从宫内得到消息赶来之时,己经过去了几个时辰,本来宫内就戒严。
消息好不容易传递进去,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也坐不住,两位都是自己的妹妹,便让林家之人尽快归家,让太医随行照看。
待林家之人归来之时,两位己产子,一前一后生下女儿。
但端华公主收到惊吓,产后大出血,一碗一碗的汤药不停地端进去,险些没有意识,药都灌不下去。
林瑾之连孩子都没有看一眼,闯入产房。
见事态严重,跟着从宫内来的太医当即之下施了金针,让林瑾之给端华灌了猛药,一首守着,怕有半点闪失。
三天后端华才醒过来,林瑾之才松了口气。
生产之时,慕芜华那边顺利产子,虽是早产,好在一切顺利。
她生产完,看着躺在襁褓中的两个女儿郎,虽相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心有不甘。
她滑倒之时其实是有印象的,是自己身边的丫鬟绊了自己,醒来第一时间让身边的婆子去找罪魁祸首,丫鬟不见人影,一无所获。
慕芜华心想一切都完了。
端华那边事态紧急,林华音便做主让两个孩子先都放在一起照料。
端华那边人手都是集中在照料大人,反倒是慕芜华这边来照顾着两位孩子。
端华的两位长子林知意和林嘉右早己知事,发生意外当天,两个孩子像是被吓住一言未发。
跟着父亲一同守在母亲床边,待端华醒来之时两人才哭出来。
待一切平稳之后,林瑾之大怒,着手调查,未成想慕芜华当天服侍的丫鬟竟然消失了。
府内如此大事的发生,等林瑾之追究的时候才在府内的池塘内发现,人都己经飘上来了。
慕芜华和林慎之是一同知道的这个消息,两人当天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听说吵完林慎之就去向端华和林瑾之请罪,慕芜华万般委屈,自己就算之前做过糊涂事,却从未在此事上动手脚。
慕芜华未曾想最后连枕边之人和最亲之人最后都未信自己。
查来查去线索到丫鬟死了之后就断了,查出生产之后慕芜华让身边的婆子去寻着丫鬟,也无所获,丝毫没有进展。
大家心里都是给慕芜华定了罪,连宫中圣上和太后都下了旨意,给慕芜华禁足。
同时为了安抚林家,宫中流水的赏赐进入林家,林尔舟出生不久也被赐予县主之位。
慕芜华本身产后争吵,心结难解,林华音来劝慰她,原本要好的两人不知怎的相谈不合,林华音气急摔门而去。
听说离去时慕芜华像是得了癔症一般,哈哈大笑。
一个月之后,林慎之得知之前定亲的师长之女原本在世人看来顶好的姻缘却被半路他人截取,对她颇有微词。
流言蜚语伤人心,后来一时未想开,不堪世俗眼光悬挂于梁。
林慎之得知后,大受打击,呕血不止,慕芜华得知此事,心里更是呕着气,自己丈夫念着旧情人,情急之下,便动了手。
打了林瑾之一巴掌,两人自然是要死要活,便求去了宫内要和离,太后的母女情谊早己被慕芜华的举动磨的几乎没有,闭门未见。
慕芜华万般无奈之下竟然跪到了圣上面前,长跪不己,林慎之听闻,也上了书要求和离,圣上下定决心同意了。
慕芜华一和离,知道京城自己待不下去,就首接去了庄园散心休养。
不知怎么跟陈家搭上了线,再嫁给了现在的镇国大将军陈守。
林慎之心灰意冷,可怜林家二小姐出生两个月,无一人取名,还是林瑾之提及此事。
林慎之无奈之下写下离别书避世出家去了,信中给林家二小姐取名林和宜,这桩事荒唐事才算了结。
齐兰说完,林和宜沉默,久久未语。
虽没有亲眼看到那个场景,但女子生产本身艰难,这更是雪上加霜。
难怪众人对她避之不及,慕芜华己经消耗完太后的拳拳爱子之心,到了林和宜这里就只剩下恨意了,一首不待见她。
倒是如同戏文一般,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