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穿成苦命长姐,我种田养出

类别:古代 作者:天莲噬鬼字数:2824更新时间:2025-07-17 14:54

耳边传来女人痛苦的叫喊声,鼻尖浓烈的血腥味让宋今昭心生不安。

她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地盯着头顶破旧落后的木制房顶,手臂粗的房梁上清晰可见坑坑洼洼的虫洞。

喊叫声戛然而止,紧接着婴儿微弱的哭声响起。

宋今昭脑子里的记忆颠倒旋转,如幻灯片一样在眼前快速闪过。

急促呼吸片刻,她恍然睁大眼睛,环顾四周斑驳的泥墙和屋内简陋的摆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穿越。

异兽锋利的血盆大口好似还在眼前,这里不是末世,没有啃食人类血肉的怪物。

稳婆抱着孩子走出房间,语气中带着一丝同情:“是个男娃,孩子他娘大出血已经没气了。”

院子里安静一瞬,两个孩子连忙跑进房间,看到躺在床上没了声息的妇人,眼泪止不住地从眼眶里流出。

“阿娘~”

他们趴在床边,抓紧女人留有余温的手臂不停地摇晃,想要让她醒过来。

宋今昭从隔壁房间走进正屋,躺在床上的妇人是这具身体的母亲,趴在床边的两个小孩是原主一母同胞的弟弟妹妹。

宋大娘抱着襁褓里的婴儿走进来,看到宋今昭站在房间门口,难过的眼神中掠过一丝惊喜。

“今昭,你醒了!身体怎么样?”

宋今昭不自然地低眸摇头,担心自己被发现异样。

她模仿原主说话的语气开口回答道:“阿婆,我没事。”

原主昨日挖野菜时被毒蛇咬伤,昏倒在山脚被村里路过的妇人背回来。

请了郎中说救不回来,让准备后事,原主的母亲不愿意放弃,硬是让郎中开药。

她在床边守了一夜,害怕女儿死了,谁知祸不单行,两个时辰前宋家大郎和二郎抬着原主亲爹的尸首从西宁城回来。

双重打击导致宋母早产,一家人忙去请稳婆。

混乱间,原主终究没熬过蛇毒,躺在隔壁房间不声不响地死了。

听见说话声,脸上挂着鼻涕眼泪的宋启明和宋诗雪转过头,像是一下子找到了依靠。

他们跑过来抓住宋今昭的衣服,把脸埋在她的身上。

“阿姐,阿娘死了,我们没有阿娘了。”

在同一天失去双亲,对十岁的孩子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如同水中浮萍,不知道该怎么办。

宋今昭无父无母,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从来没有感受过亲情。

面对两个孩子依赖,心里却生出几分想要保护他们的感触。

难道这就是骨肉亲情带来的天性?

宋今昭眼角微湿,不太熟练地抚摸弟弟妹妹的头顶,语气坚定地安慰道:“不怕,有阿姐在。”

上辈子自己也曾羡慕过同学有父母亲人,现在一下子多了三个弟弟妹妹,这种感觉好像也不错。

占了这副身体,父母已逝,长姐的责任她必须担下。

宋大娘望着三人,再低头看向怀里的婴儿。

稳婆说这个孩子难养活,三郎和他媳妇又死了,以后这日子可怎么活。

她将孩子递给宋今昭:“把弟弟抱着带启明和诗雪出去,我和你两个伯娘要帮你娘收拾一下。”

天气炎热,宋三郎的尸体还在院子里放着,宋老爹担心臭掉,决定今天将人下葬。

宋今昭颠了颠手中的孩子,她是学医的,正常情况下八个月的男婴应该有七八斤重,可这孩子最多只有六斤。

没过多久院子里站满了人,村里人听到死讯接连赶过来帮忙筹办丧事。

他们时不时地窃窃私语,望向宋今昭、宋启明等人的眼神和稳婆一样带着同情。

用草席将尸体裹住放进用木板拼凑出的薄棺中抬到村后的山脚下安葬。

山脚下已经挖好两个崭新的墓坑,宋大郎和宋二郎等人将棺木抬放到坑里。

宋今昭抱着幼弟、带着宋启明和宋诗雪跪在墓坑前,听着旁边凄惨的哭声不禁流出几滴眼泪。

埋好后,将两块泛黑的木板**土里,上面是用铁棍凿出的简陋碑文。

“你先带弟弟妹妹回家。”宋老爹朝着宋今昭吩咐一句后便闷不吭声地朝老屋走去,宋大郎和宋二郎对视一眼后连忙带上妻子跟上。

剩下四个孩子,总得有个处理的办法。

宋今昭注视着宋家人离开,宋启明和宋诗雪紧张不安地抓住她的手轻声唤道:“阿姐”。

宋今昭看着襁褓里熟睡的婴儿迈开脚步往家走:“阿姐带你们回家。”

宋家很穷,人人肤色蜡黄,肉包不住骨头,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一下子失去两个劳动力,四个孩子又都没有成年,宋老爹肯定是要商量他们的去处。

宋家三房十年前就已经分家别住,两个老人跟着大房住,二房和三房搬出去住。

要说宋老爹和宋大娘对儿子有感情,爱屋及乌到孙子她相信。

可要说宋大郎和宋二郎对侄子侄女有多少爱护,宋今昭是不相信的。

家家户户都穷,偏偏孩子生了不少,一下子多出四张嘴,放在谁的身上都不会愿意。

宋家老屋里,宋老爹面色严肃沉重地望着两个儿子:“三郎一家还有四个孩子,你们是他们的伯父,一家养两个。”

闻言宋二郎立刻开口叫苦:“爹,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耀祖顿顿吃不饱,一下子多出两张嘴,哪里养得起。”

宋二婶附和道:“爹,你和婆婆跟着大哥住,日日能帮衬,我家本就有三个孩子,再多两个,我实在照顾不过来,真要养我家就养今昭,大哥家孩子少,应该多养一个。”

二房夫妇心里清楚,四个孩子他们不可能一个不养,既然如此,能少一个是一个。

宋大婶扭过头瞪着妯娌:“今昭今年十四岁,过两年就能嫁人需要你怎么照顾?你要是养今昭就必须把老幺一起带回去照顾。”

四个孩子只养一个年龄最大的女娃,带回家能干活,两年后嫁人还能白得一份聘礼,想得倒是挺美。

宋二婶急了,“不行,刚出生的孩子离不得身需要人时刻照顾,早产儿身体本就不好,若是不幸早夭,外人还以为是我们照顾的不好。”

“稳婆都说了,就算能养大,日后也是汤药不离口,这得花多少银子,我家养不起。”

宋大郎怒怼道:“你也知道要寸步不离的照顾,今昭年龄最大,正好能照顾老幺,他们两个必须一起。”

宋二郎皱眉眯眼不满,“今昭过两年就要嫁人,最多只能照顾两年,能成什么事。”

宋老爹听着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家在自己面前争吵不休,心中烦躁的同时更是为难。

刚出生的孩子的确不好照顾,还是个身体不好的。

他粗声决定道:“今昭已经懂事能干活,以后嫁人还有聘礼,养今昭就必须带老幺一起,你们自己选,”

大房和二房同时沉默下来。

十岁的孩子能干活养起来不怎么费精力,可饭量大,已经记事养不熟。

早产出生的老幺最麻烦最费钱,却能得到一个过两年就会出嫁的外嫁女,到时候不仅有聘礼,逢年过节还能送点礼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