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林澈朱元璋)全文免费_(林澈朱元璋)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后续阅读(林澈朱元璋)

  • 编辑:猫七 类别:现代言情 状态:连载中 点击:4961 主角:林澈朱元璋
  • 发表时间:2024-07-08 11:44 清风识月著

主角叫林澈朱元璋的是《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本的作者是清风识月最新写的,书中人物感情描写生动形象,主要讲述了: 隔壁监舍。朱樉被林澈的这句话给惊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林先生,你说的太危言耸听了吧?”“就算官员士绅中有侵占农民的田地现...

收起 展开

最新章节(第4章 (3605字))

全部目录
  • 隔壁监舍。

    朱樉被林澈的这句话给惊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林先生,你说的太危言耸听了吧?”

    “就算官员士绅中有侵占农民的田地现象,但也不至于你说的那么严重吧?”

    “要知道当今皇上可是出了名的勤政爱民,这等侵害农民的大事件,他岂会不知道。”

    “今上一旦了解这一情况,决不会放任不管,大明朝这么大,有一些害虫芝麻也属正常。”

    “这动摇不了大明的根基,更不会出现‘大明危矣’现象。”

    朱樉抹了抹头上渗出的冷汗,心有余悸的说道。

    “危言耸听?”

    林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伸了伸懒腰,淡淡道:

    “你如果觉得我说的话危言耸听,就大错特错。”

    “我知道你出身富贵,平时接触不到底层百姓,但是你若想今后有所作为,真的应该平时多接触一下老百姓。”

    “因为最真实情况都来自于老百姓中。”

    “朝廷每一项政策,最终都会落实到他们身上,所以老百姓才最有发言权。”

    朱樉挠了挠头,难为情的说道:

    “先生说的极是,在下平时与下面接触是少了些。”

    “不能深切领会先生的高论,以后到了藩…出去后咱一定勤加走动,关注老百姓的动态。”

    对面密室。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微微眯着眼睛,频频点头。

    “老二,平时脑袋轴,没想到遇到这个狂生,居然脑筋都转的挺快。”

    “且不论这狂生的狂言悖论,单从教学来说,真的比皇宫大学堂里的那些学究们灵活。”

    拿着笔记录的朱标也停下了誊写,笑着说道:

    “父皇,我看二弟在这狂生的熏陶下,不需要你用鞭子抽他,从诏狱出来,他一准会主动就藩。”

    “这狂生虽然言论偏激,妄言朝政,却不失为有才之人。”

    朱元璋微微颔首,淡淡道:“是不是真有才,我们接着往下听才知道。”

    另一边,林澈将酒杯放下,看着朱樉说道:

    “都知道当今皇上是历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据说每天批改奏折好几万字。

    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典型一工作狂。”

    “却对这么大的事情毫不知情?”

    “你知道为什么么?”

    面对林澈的提问,朱樉抓着脑袋,思考了半天,难为情回道:

    “在下猜不出原因,还请先生明示。”

    林澈微微一笑。

    “因为朝廷上下,所有人都瞒着皇上。”

    所有人都瞒着朕?

    隔壁的朱元璋浑身一震,瞬间睁开虎眸,死死的盯着墙壁。

    他真想一步跨过墙去,与这狂生对质。

    难道洪武朝堂上就没有一个对自己忠心的大臣?

    难道那些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肱骨之臣,也欺瞒自己?

    还有自己最信任、保护自己安全的侍卫,难道也有不臣之心?

    那自己的安全岂不是没有了保障?

    朱元璋想到这里,顿时冷汗直冒,瞬间浸透了内襟。

    记录的朱标也停下了笔。

    他听到这话,同样感到震撼。

    朱标知道父皇平时对朝堂官员的控制有多严格。

    即便是大臣家里的琐碎事都瞒不了他。

    何况是这等大事,绝对不可能所有朝臣做到密不透风。

    将精明多疑的父皇蒙在鼓里。

    豪华监舍。

    朱樉同样难以置信的看着林澈。

    父皇如此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所有人都能瞒着父皇。

    亲军都尉府是锦衣卫前身,虽然名气没有锦衣卫大,但干的事情却是一样的。

    侦查情报,打探消息,掌握官员动态…简直无孔不入。

    作为朱元璋的贴身亲卫,忠心耿耿,亲军都尉府只对皇上一个人负责。

    事无巨细,必面呈皇上。

    想到这里,朱樉一双牛眼瞪的溜圆,粗声粗气反驳道:

    “不可能,当今皇上是多精明的一个人!

    怎么可能所有朝臣都瞒着皇上,这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他不可能被蒙在鼓里!”

    林澈单手扶额,朝对面一脸激动的朱樉摆了摆手:

    “你先别激动,等我把话说完,好不好?”

    “朝堂上所有官员都瞒着当今皇上,那是因为他们都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而且这是皇上赏赐的好处,不是巧取豪夺来的。”

    “所以老百姓低价将田地卖给他们或者主动赠与,他们都觉得心安理得,理所当然。”

    “谁会拒绝送到手上的好处呢,谁会无聊到向皇上汇报这事。”

    “今上的亲信近臣,贴身侍卫,也是大明的官员啊!”

    “官员们都得到了好处,当然口径一致!”

    “可惜苦的是老百姓,却无处伸冤。”

    “毕竟这是当今皇上亲自定下的政策,和谁说理去?”

    “所以说洪武朝虽然制定了休养生息政策,但因为政策却没有落实到实处,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减轻。”

    “随着农民土地的流失,由自耕农变为佃农,农民生活越来越苦。”

    “虽然当今皇上是无心之过,但确确实实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伤害。”

    这时,林澈停顿了下来,语气变得沉重:“土地兼并乃当今第一大弊政!”

    隔壁。

    特制的密室内寂静无声。

    只有插在墙上的火把摇曳时发出的‘噼啪’声。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面色沉重。

    林澈言之凿凿,让他听了一阵毛骨悚然。

    诚如林澈所说,自己当时制定这一政策时,只想着官员们俸禄低,施以安抚,

    也想让官员们少些贪腐,祸害百姓。

    没想到这政策比官员们直接贪腐,简直厉害百倍千倍。

    如若是真的,这一政策必须尽早废止。

    朱元璋在心里盘算起来。

    而在记录的朱标也停下了誊写,面色一紧,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来。

    很显然。

    一个是大明当今皇上,一个史上最有权势的太子,未来皇上。

    站在他们的高度上,经过林澈这番分析,岂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废除这一政策。

    同时。

    朱标又想到了另一层。

    父皇制定的政策,既然受到所有官员的拥护,一旦废除将会侵害这些官员利益,伤了天下官员的心。

    实施起来怕是很麻烦。

    朱标心里彷徨了。

    一边是维持朝廷运转的大明官员,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天下百姓。

    似乎两边都得罪不起啊!

    父子俩坐在密室里各自想起心思来…

章节在线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