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生归来,侯夫人自请下堂

充生归来,侯夫人自请下堂(沈玉瑶柳如烟顾言蹊)最新章节_充生归来,侯夫人自请下堂全文阅读

  • 编辑:清旖 类别:古代言情 状态:已完结 点击:6919 主角:沈玉瑶柳如烟顾言蹊
  • 发表时间:2025-08-07 12:23 佚名著

《充生归来,侯夫人自请下堂》是作者佚名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文章,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沈玉瑶柳如烟顾言蹊,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 1鸩酒断情冷院的雪埋了半扇门,沈玉瑶捏着那杯鸩酒,听着院外顾言蹊的声音穿透风雪:“沈氏善妒,暗害如烟腹中骨肉,欲绝我侯府子...

收起 展开

最新章节(第1章 充生归来,侯夫人自请(4951字))

全部目录
  • 1鸩酒断情冷院的雪埋了半扇门,沈玉瑶捏着那杯鸩酒,

    听着院外顾言蹊的声音穿透风雪:“沈氏善妒,暗害如烟腹中骨肉,欲绝我侯府子嗣,

    灌鸩酒。”她笑出泪来。五年里,她用沈家银钱填了侯府亏空,

    看着他把宫女柳如烟认作“表**”,看着他挪用她的嫁妆讨好新人。如今,

    连“谋害子嗣”的罪名都懒得编圆。喉间火烧似的疼,

    沈玉瑶望着房梁上的冰棱想——若有来生,她沈玉瑶,不做侯夫人,

    回那个在江南算珠打得噼啪响的沈家嫡女2重生算珠正厅的算盘声停在“啪”的一声脆响,

    沈玉瑶盯着账本上的亏空,指腹磨着冰凉的算珠——她重生了,重生在柳如烟进府的当天。

    院外传来脚步声,是,顾言蹊他们来了。“玉瑶,你看看这孩子。

    ”老夫人进门后的声音带着几分“热络,顾言蹊侧身让开,露出身后的姑娘。

    那姑娘约莫十五六岁,穿件湖蓝色襦裙,鬓边别着朵素银花,正是柳如烟。沈玉瑶突然笑了。

    上一世就是这天,她心软点头,把毒蛇请进了门。后来柳如烟怀了孕,

    顾言蹊转头就说她嫉妒,害了“未来世子”,一杯毒酒送她上路,

    连带着沈家的十八家铺子都被吞了。这次啊,谁爱当这个冤大头谁当去。

    “是远房表姑家的孙女,”顾言蹊解释,“去选秀没选上,家里遭了难,投奔咱们来的。

    族谱上能搭上边,不算外人。”老夫人在旁边劝:“就当积德,收在府里吧。”沈玉瑶抬眼,

    上一世只说是宫里头出来的宫女,如今倒学会用“亲戚”身份铺路了。她搁下算盘,

    指尖轻点账本上的“日用开支”栏:“既是亲戚,按规矩该请族长核族谱、记宗碟。

    只是府里近来用度紧,怕是腾不出多余的院子和份例……”话没说完,就见柳如烟眼圈一红,

    屈膝要跪:“若给侯府添麻烦,如烟这就走……”“哎,这孩子”老夫人正要拦,

    沈玉瑶已起身扶住她,笑盈盈道:“妹妹别急,规矩不能乱。等族谱核了,

    我再让人收拾院子,可好?”——先拖着,让她那点“亲戚”的底气,在规矩里磨一磨再说。

    3账本玄机跨院的消息传来时,沈玉瑶正在翻检嫁妆单子。紫檀木匣里,

    田契、商铺票、一箱箱银锭的账目记得清清楚。上一世她浑浑噩噩,

    这些东西最后都成了顾言蹊和柳如烟的囊中之物。“夫人,世子爷让底下人回话,

    说那姑娘暂由李姨娘照看着,对外只说是远房孤女,等过些日子再补办族谱手续。

    ”心腹嬷嬷低声道,语气里带着不平。沈玉瑶合上账册,

    指尖在“苏州绸缎庄”的契书上顿了顿:“知道了,既如此,

    让库房按‘远房孤女’的份例给西跨院送些衣物,别让人说侯府小气。”嬷嬷虽不解,

    还是应声去了。三日后,老夫人在佛堂召见,话里话外透着对府中用度的忧心。

    沈玉瑶早有准备,将一本红封账册呈上:“祖母,媳妇这几日核了府中账目,

    发现近年亏空不小,多半是些不必要的宴饮、赏赐耗了银钱。”她翻开账册,

    指着其中几页:“比如上月给京中各府送的节礼,有三家早与侯府无往来,

    却仍按往年规格备了厚礼;还有库房里堆着的那些古玩,久不见天日,不如变卖些填补亏空。

    ”老夫人越看眉头越紧,抬眼时满是诧异:“这些你都算清了?”“媳妇出身商户,

    别的不会,算账还是懂些的。”沈玉瑶垂眸,语气恭顺,“若祖母信得过,媳妇愿暂代中馈,

    定当把每一分银钱都花在实处,绝不让侯府空架子塌了。”老夫人沉吟片刻,

    终是点了头:“也好,你既懂这些,便放手去做。库房钥匙、采买册子,都给你。

    ”走出佛堂时,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沈玉瑶却觉得心口暖了些。管家权在握,

    嫁妆明细理清,西跨院的动静有人盯着——这一世,

    她不再是那个只会掏娘家钱填窟窿的傻子。至于顾言蹊藏在西跨院的人?不急,

    等她把这侯府的账算明白了,总有让他连本带利还回来的那天。

    4规矩磨心西跨院的红梅开得正好时,柳如烟亲自端了盘杏仁酥来正房。

    她穿了件新做的月白夹袄,鬓边别着支金簪,瞧着比刚来时体面了些,进门就屈膝行礼,

    声音软得像棉花糖:“姐姐近来掌家辛苦,我跟着李姨娘学做了点小食,不值什么,

    姐姐尝尝?”沈玉瑶正对着账簿核采买,抬眼时笑意温和:“难为你有心了,快坐下。

    ”柳如烟谢了座,目光却不住往桌案上的账册瞟,指尖绞着帕子道:“看姐姐忙得脚不沾地,

    我虽笨,却也想学学打理家事,若能替姐姐分些担子就好了。”沈玉瑶拿起块杏仁酥,

    入口微甜,火候倒还不错。她慢慢嚼着,视线落在柳如烟那双细白的手上——这双手,

    上一世就是凭着这点“懂事”,一步步摸进了库房,学着她的样子管起了中馈。

    “妹妹有这份心是好的。”她放下点心,取过一旁的《女诫》递给柳如烟,

    书页在指尖沙沙作响,“只是侯府规矩重,不比外面。你刚进来,先把这个读熟了才是正理。

    何时把‘尊卑有序’四个字悟透了,再谈别的不迟。”柳如烟接过书,指尖微微发颤,

    脸上的笑僵了一瞬。沈玉瑶像没看见,转头对身后的丫鬟道:“去取套新的笔墨纸砚,

    送西跨院去。告诉李姨娘,让她多盯着些,务必让妹妹把书读扎实了,

    莫要失了咱们侯府的体面。”丫鬟应声而去,柳如烟捏着那本《女诫》,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沈玉瑶重新低头看账,嘴角噙着丝淡笑。想插手管事?

    先在规矩里磨磨你那点不该有的心思再说。5诗抄风波暖阁里海棠开得正盛,

    京中几位夫人围坐品茗。户部尚书家的三**赵灵薇最是活泼,正缠着众人联诗。

    柳如烟穿得水红亮眼,趁势起身福了福:“诸位姐姐、夫人不嫌弃,如烟有首旧作,

    想请大家指点。”说罢便吟了首清丽闺怨诗,末了还红着脸补充,

    “是前些日子见海棠有感而作。”几位夫人正夸“灵气”,赵灵薇却“咦”了一声,

    转头对身旁的母亲道:“母亲,这诗怎么和您给我的那本《冷雨斋集》里的句子一样?

    那不是前朝苏婉仪的绝笔吗?”她年纪小,说话直白,暖阁里顿时静了。

    户部夫人忙拉了她一把,却已迟了。“苏婉仪?”有位夫人抚掌道,“我倒记起来了,

    那位才女嫁入将军府,因将军迷恋妾室,终日以泪洗面,这首诗就是写她独守空闺的怨怼。

    ”柳如烟的脸霎时惨白,捏着帕子的手止不住发抖。刚要开口,

    赵灵薇又脆生生道:“姐姐既读过这本诗集,怎么不知苏婉仪最后是吞金死的?

    用她的诗来‘助兴’,未免太不吉利了吧?”几位夫人看柳如烟的眼神顿时变了,

    带了几分鄙夷。老夫人想维护却找不到由头,只能狠狠瞪了柳如烟一眼。沈玉瑶端着茶盏,

    眼尾瞥见柳如烟几乎要站不住,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想靠才情立身?

    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那份真本领。6胭脂暗战顾言蹊许是觉得赏花宴上让柳如烟受了委屈,

    没过几日便把侯府名下那间“香雪斋”胭脂铺交她打理,明着是给她个事做,

    实则想让她借“侯府”名头立住脚。柳如烟得了差事,日日往铺子里跑,

    还学着别家搞起“买胭脂送花钿”的噱头,倒也热闹了两天。沈玉瑶听心腹回禀时,

    正对着铜镜试新胭脂——是江南沈家新出的“醉春颜”,膏体细腻,还加了珍珠粉养肤。

    她淡淡吩咐:“让京中沈家分号把这批胭脂铺出去,价格比香雪斋低两成,

    就说‘自家姑娘用着好,平价让姐妹们尝尝鲜’。”不出半月,香雪斋就冷清了。

    买过的夫人**私下都说:“侯府那胭脂看着艳,涂着发干,不如沈家的细腻,价钱还公道。

    ”更有甚者,传起“香雪斋为省成本,用了劣质花汁”的闲话。柳如烟急得团团转,

    账本上的赤字一天比一天深。顾言蹊本想让她赚个脸面,没成想反倒亏了不少,

    只得从自己私库里掏钱填窟窿。那***回房时脸色难看。沈玉瑶正算着自家胭脂的进账,

    抬头笑道:“听说香雪斋近来生意一般?”沈玉瑶翻过账本,

    指尖在“沈家胭脂铺月利”那栏顿了顿,抬眼时笑意温温的,“倒也不打紧,

    妹妹本就没经过商,缺的是练手的机会。”她把账本往前推了推,

    露出底下几家铺面的契书:“世子若真心想让她学,

    不如把城南那间布庄、还有西街的杂货铺也交她管着?多练练就熟了,总能摸到些门道。

    ”顾言蹊的脸“腾”地红了——香雪斋这点亏空已让他肉痛,再把另外两家交出去,

    以柳如烟那本事,怕是要亏得底朝天。他噎了半天,才憋出句:“不必了,

    让她先把香雪斋稳住再说。”沈玉瑶低眉拨了拨算盘,算珠碰撞的脆响里,

    藏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想给她找补?那就把窟窿往大了捅,看他还敢不敢再填。

    7私会疑云初一的法事,永宁侯府按例要去城郊的报恩寺。沈玉瑶故意称身子不适,

    只让顾言蹊带着柳如烟去了。前几***就从心腹处得知,

    定北将军府的幕僚周先生今日也会去寺中定北将军与永宁侯府素来政见不合,

    是顾言蹊在朝堂上的死对头,这位周先生更是以牙尖嘴利、擅长搬弄是非闻名。午时刚过,

    去寺庙盯梢的婆子就回来了,脸上带着几分得色:“夫人,按您的吩咐,

    让小丫鬟在抄经房外‘崴了脚’,正好撞见柳姑娘和那位周先生在廊下说话,

    说了足有一刻钟呢。小丫鬟还‘无意’中把这事告诉了顾三公子(顾言峰)身边的人。

    ”沈玉瑶正慢条斯理地剥着橘子,闻言笑了笑:“做得好。”果不其然,

    傍晚顾言蹊带着柳如烟刚回府,顾言峰就跟着来了,一进正厅就对着老夫人拱手:“祖母,

    孙儿今日在寺中听闻一事,关乎侯府名声,

    不得不说柳姑娘竟与定北将军府的周先生在抄经房外私会许久,往来甚密。

    那周先生是什么人?是大哥在朝堂上的死对头幕僚啊!这传出去,

    谁不怀疑她是借着大哥的名头,给将军府递消息?”“你胡说!”顾言蹊猛地站起,

    脸涨得通红,“不过是偶遇说了几句话!”“偶遇?”顾言峰冷笑,

    “大哥与定北将军势同水火,她一个寄居府中的孤女,偏与对方幕僚攀谈许久,安的什么心?

    老夫人本就因赏花宴的事对柳如烟存了芥蒂,此刻听了这话,

    手里的佛珠“啪”地掉在桌上:“丢人现眼的东西!她指着柳如烟,

    声音发颤:“即日起禁足西跨院,没我的话,一步也不准踏出来!”顾言蹊还想辩解,

    却被老夫人狠狠瞪回去:“到了这时候你还护着?若不是你把这来历不明的东西领进门,

    怎会有这些龌龊事!”柳如烟面无人色地被拖下去,顾言蹊僵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沈玉瑶坐在角落,默默拾起老夫人掉的佛珠,串好递过去,轻声道:“祖母息怒,

    仔细气坏了身子。”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她垂眸掩住眼底的笑意。

    顾言峰想借题发挥?那她就递把刀给他。敌人的敌人,有时候用着最顺手。

    柳如烟被两个婆子架着胳膊往外拖,脚下踉跄着,突然尖声喊起来:“我没有私通!

    我认识周先生!是以前在宫里见过的!”这话让正厅里的人都愣了愣。她挣扎着回头,

    脸色惨白如纸,声音却带着孤注一掷的急切:“那年我在***看花,

    周先生跟着定北将军入宫谢恩,掉了块玉佩,是我拾了还给他的!今日偶遇,

    小说《充生归来,侯夫人自请下堂》 充生归来,侯夫人自请下堂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

章节在线阅读

同类推荐